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常平召开2025年庆祝第41个教师节座谈会
来源:常平融媒体中心 编辑:莫玉仪 潘 玲 时间:2025-09-08
导读:
9月8日,常平召开2025年庆祝第41个教师节座谈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围绕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主题,全面总结过去一学年常平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绩,共商教育事业发展大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不断开创

9月8日,常平召开2025年庆祝第41个教师节座谈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围绕“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主题,全面总结过去一学年常平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绩,共商教育事业发展大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不断开创常平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镇党委书记吴润玲,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中文,镇人大主席邓志辉等镇领导班子成员,相关部门(单位)、各村(社区)负责人以及全镇公民办学校校长、园长、教师代表等参加会议。

座谈会在第一小学、中心小学学生表演中拉开帷幕,悠扬的歌声、精彩的演奏表达了对教师的感恩与祝福。随后,会议通报过去一学年全镇教育工作情况,教育系统代表现场作交流发言。
“你们辛苦了,节日快乐!”吴润玲代表镇委、镇政府向长期坚守在教育一线的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最诚挚的问候和崇高敬意,希望全镇教育系统切实增强建设教育强镇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以更高站位谋发展、更大格局破难题、更宽视野抓落实,不断开创常平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吴润玲强调,教育是承载民生期盼的“当下事”,更是关乎常平未来的“根基业”,是串联科技创新、培育人才队伍的核心纽带,也是增进群众福祉、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抓手。全镇上下要坚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以高质量教育体系彰显教育大镇的担当作为,聚焦“全学段提质”,回应群众“上好学”需求,围绕学前教育要“普惠优质”,义务教育要“均衡提质”,高中教育要“优质特色”,职业教育要“产教融合”,推动教育从“有学上”向“上好学”转变;要深化“系统性改革”,做优做强镇域教育品牌,完善教育评价机制,推动育人方式数字化转型,激活教育发展内生动力;要锻造“高素质队伍”,夯实教育强镇人才根基,紧抓全省“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与“莞邑强师”计划机遇,全面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健全教师晋升发展机制,打造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教育铁军。
吴润玲要求,要坚持党的领导,把牢教育发展政治方向,营造风清气正育人环境,全面汇聚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确保教育事业方向正确、信念坚定、发展有力。要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创新的举措,攻坚克难、开拓进取,为推动常平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为东莞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延伸阅读//
常平教育接续奋斗、硕果累累

过去一学年,全镇教育工作者坚守“立德树人”初心,勇担“为国育才”使命,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教育系统斩获市级及以上奖励4678项,其中国家级195项、省级1449项,为常平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人才动力。
强化党建引领,教育根基不断夯实。以“五星级堡垒党组织”建设为抓手,开展书记专题党课、警示教育等活动,完善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优化公办学校领导队伍,打造“红棉树下的声音”“行进中的党课”等党建品牌,实现公民办中小学校、幼儿园党建工作全覆盖。

深化立德树人,育人实效全面提升。以“培根铸魂”为核心,构建“三位一体”师德建设体系,打造5个镇级名班主任工作室,持续加强师德建设;开展“红色讲解员进校园”等主题活动,创新“知行思政”品牌,5名书记、校长的思政课例获评市级精品课,桥梓小学课例入选“全市十大示范课”。


推进均衡发展,教育活力竞相迸发。培育4所全国足球特色幼儿园,民办教育通过集团教研指导、公办帮扶,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建设成果丰硕,教师教育科研参与率达85%,17项课题研究成果获市级奖项。集团化办学不断深化,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持续扩大。此外,电子商贸学校获批省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4个市级校企合作基地通过验收、2个项目获省级嘉奖。
筑牢安全屏障,校园生态持续优化。新增“十个一”心育措施,实现专职心理教师全覆盖。建立“家校医社”联动网络,举办家长心理讲座25场,开展校园安全检查17次,组织安全培训4160人次。同时创新推出“政府购买民办学位+公办教育集团托管”模式,妥善解决学位供给问题。
责任编辑:莫玉仪 潘 玲

地区专栏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