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地区专栏 > 广东 >

东纵抗日将领蔡子培 烽火岁月铸英雄

来源:未知 编辑:admin 时间:2025-09-02
导读: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樟木头有不少感人至深的抗战故事,让我们一起追溯烽火岁月,奏响铭记历史、致敬英雄的时代强音。 出自著名雕塑家张松鹤之手的汉白玉蔡子培雕塑矗立在观音山上。他左手把枪,右手握拳,脚踏高处,目眺
万众一心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樟木头有不少感人至深的抗战故事,让我们一起追溯烽火岁月,奏响铭记历史、致敬英雄的时代强音。
    出自著名雕塑家张松鹤之手的汉白玉蔡子培雕塑矗立在观音山上。他左手把枪,右手握拳,脚踏高处,目眺远方,表现出坚定和必胜的神态。
    蔡子培1913年出生于樟木头镇金河社区,少年时曾到清溪鹿鸣学校求学,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教育。1937年,24岁的蔡子培奔赴革命圣地延安,进入抗日青年训练班进行学习和军事训练。1938年10月,日军在大亚湾登陆,全面入侵华南,蔡子培被派回家乡,组织领导群众开展武装斗争,先后任石马乡民众抗日自卫大队大队长、东宝惠边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二大队大队长,率队在东(莞)宝(安)边区开展敌后游击战争。1943年,他在樟木头一带指挥了一场关键阻击战,以少胜多、成功拖住日军进军步伐,为百姓转移争取了宝贵时间。枪林弹雨中,他身先士卒、负伤仍坚持指挥。
    观音山当时作为战术要地,是日军设在樟木头的五个碉堡中规模最大的一个主堡,布防严密。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后,残留在观音山上的日军仍负隅顽抗,拒绝向蔡子培率领的东江纵队缴械。
    金河社区“红色宣讲员”蔡明发:蔡子培受东江纵队指派要求在石马乡这一片区要抢占先机收缴日本的武器弹药。他便通过书信联系日军,但被拒绝。由于当时日军在石马乡有1000多人,我们的游击队只有100人,这个规模不被认定为正规部队。他被拒绝后,马上动员召集樟木头的村民,大家把家里的锄头、担干到石马圩大声高呼造势,让日军感受到我们人多势众才答应接受谈判。当时他只带了两个警卫员去日军驻地进行谈判,还提前考虑到日军会不会耍花招,还跟警卫员沟通好,(如果)只听到有大力拍大腿的声音就要马上冲进来。通过谈判,最终日军接受了投降,蔡子培的队伍是在东江纵队中收缴日本投降武器弹药最多的一支。
    沙园村是蔡子培出生的地方,也是他带领游击队进行抗战的根据地。走进沙园村,厂房林立,八十年前的硝烟似乎在这里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但村里这棵百年的大榕树却成为历史的见证,据说当年蔡子培正是在这棵树下,向群众进行抗日救亡宣传活动。
    蔡明发与蔡子培同村,从小便听家中长辈讲述蔡子培的英勇事迹。如今蔡明发作为社区的“红色宣讲员”,只要有人问起蔡子培,他总能清晰地回忆起那些温暖又励志的细节。
    金河社区“红色宣讲员”蔡明发:在他退休之后,回来樟木头最关心的就是教育事业,当时樟木头要建中学,选址在现在的石马河边,他亲力亲为奔走各个社区寻求有能力的人捐钱,还去香港跟香港同胞募捐,他自己也捐钱,一起把樟木头中学建起来了。在那个年代买辆汽车非常有难度,蔡子培在河北省协助买回来提供给樟木头公社使用,给各个社区载粮食、甘蔗等物品。
   蔡子培从一介书生成长为抗日将领,历经战火洗礼,晚年又为家乡教育事业积极奔走,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2022年,为纪念这位抗日英雄,金河社区成立“蔡子培民兵分队”,不仅承担应急值守、防汛救灾等工作,还经常开展红色宣讲,用蔡子培的奉献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人不忘初心,奋勇向前。
    金河社区党委委员徐彩虹:我们在2022年的时候组建“蔡子培民兵分队”,也是希望民兵分队能够传承蔡子培的革命精神。
 
责任编辑:admin
万众一心
武汉加油
Copyright ©驰越文化传媒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8931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1142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4248号 |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京B2-20224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