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地区专栏 > 广东 >

熬过沉寂,“跃”向巅峰!“亚洲飞人”吴瑞庭的追梦之路

来源:未知 编辑:admin 时间:2025-09-29
导读: 通讯员叶惠涛 2025年8月4日,浙江衢州全国田径锦标赛。 30岁的吴瑞庭前三跳已惊心动魄:17米16、17米41、第三跳犯规。第四跳,他全力加速、跃起、落沙17米68! 新的亚洲纪录诞生!吴瑞庭愣在原地,捂脸落泪。这一跳,比东京奥运时整整远了1.03米。 吴瑞庭是
万众一心
    通讯员叶惠涛
    2025年8月4日,浙江衢州全国田径锦标赛。
    30岁的吴瑞庭前三跳已惊心动魄:17米16、17米41、第三跳犯规。第四跳,他全力加速、跃起、落沙——17米68!
    新的亚洲纪录诞生!吴瑞庭愣在原地,捂脸落泪。这一跳,比东京奥运时整整远了1.03米。
    吴瑞庭是从东莞大朗“跳”到世界赛场的“跳远名将”。即使打破了亚洲纪录,吴瑞庭依然不敢相信这是真的,直到接受记者采访时豆大的泪珠才夺眶而出。这一刻,他用最完美的一跳,完成了从东京奥运会失利到亚洲之巅的华丽转身。
    东京失利:几乎放弃职业生涯
    当人们期待吴瑞庭在备受瞩目的2021年东京奥运会上取得更佳成绩时,他却遭遇一次人生低谷。2021年,东京奥运会男子三级跳远资格赛。26岁的吴瑞庭站在跑道上,深吸一口气,助跑、起跳、落沙——16.65米。成绩显示屏亮起,他无缘决赛。
    东京奥运会可以说是26岁的吴瑞庭职业生涯最重要的时刻,然而首次站上奥运赛场的他因紧张导致发挥失常,最终以16.65米无缘决赛,仅排名第9。“奥运会的失利对我打击很大,回来后整个人都振作不起来。”吴瑞庭坦言,因为受到疫情干扰,打乱了训练计划,更艰难的是,伤病开始找上门来。
    2022年,他因坐骨肌腱劳损退出俄勒冈田径世锦赛,运动生涯陷入低谷。2023年更是他最艰难的时期,体重从80公斤暴跌至75公斤,经常带着发烧和重感冒参加比赛。“那两年是我人生的谷底,比赛成绩滑落到16.5米左右,外界的不良评论,让我产生了非常想放弃的念头。”吴瑞庭坦言,奥运失利的打击远超想象,外界的质疑和自我怀疑,几乎将他推至运动生涯的悬崖边缘。
    破茧成蝶:30岁老将打破亚洲纪录
    面对这一系列打击,在职业最低谷的时候,吴瑞庭听从内心深处的声音,他对田径的热爱让他重燃希望,他告诉自己要坚持最初的梦想。2023年10月后,他与新教练麦国强深入沟通,重新制定训练计划。通过将之前多位教练的技术理念融合,他逐步找回了状态。
    2024年,29岁的吴瑞庭以16.74米获得全国锦标赛亚军,虽然与冠军失之交臂,但信心正在慢慢恢复。2025年初,为了备战全运会,他经历了三个月的“魔鬼”冬训,每周训练量达到12000米跳跃距离和20000米跑步距离。
    在室内比赛前两周,高强度训练导致后肌拉伤,但这位30岁的老将没有放弃。通过每天4小时的康复训练和针对性治疗,不到一个月就重返赛场。于是就有了8月4日的全国锦标赛上打破新的亚洲纪录的一幕。这一跳比他在东京奥运会的成绩提升了整整1.03米,也为他送去世界田径锦标赛的“入场券”。这一跳的背后,是整整18年三级跳运动的坚持与等待,是无数个日夜的艰苦训练,是从12岁到30岁的人生最美好的年华。
    成长故事
    追梦赛场:从大朗田野走出来的“跳远飞人”
    1995年,吴瑞庭出生于东莞大朗一个普通家庭。“小时候的他非常活泼好动,非常懂事听话,总是心疼我在外面工作打拼。”吴瑞庭的父亲吴汉良回忆说,“他上课坐不住,就爱上体育课。”
    小学三年级时,这个总在操场上奔跑的10岁少年被体育老师发掘,进入校田径队,主攻跳远和跳高。虽然当时身高只有1.4米,比同龄人矮小瘦弱,但他展现出了惊人的运动天赋。五年级暑假,当市体校教练看中他时,父亲吴汉良问:“想去练体育吗?”年仅12岁的吴瑞庭不假思索:“去!”
    初到体校的七天集训,是这个少年第一次离开家。“每天晚上都想家,哭得稀里哗啦!”吴瑞庭说,但对体育的热爱让他坚持了下来。2007年,12岁的他正式进入东莞市体校,开始系统的专业训练,小小年纪离家远去。“训练比之前更加的苦更加的累!不仅早上要上课,还要起大早出早操,5:40分太阳还没升起来,我们已经在田径场上奔跑着了,还要在每天8点前洗漱就餐完去上文化课,犹记得夏天的热还能熬得住,但是冬天的早晨是真的冷,真的切身感受到什么叫寒风刺骨了。”吴瑞庭回忆说。
    他的职业生涯并非一帆风顺。最初练习短跑两年,在市比赛中成绩平平,最好成绩仅排在全市前8,吴瑞庭第一次萌生放弃的念头。转折出现在结识三级跳教练陈晓东后。“陈教练认为我的动作标准性比较好,发现我在三级跳远上有潜力。”从此,在陈教练的带领下,吴瑞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训练方向。
    经过4年专攻三级跳远,虽然成绩仍不理想,最佳成绩只有15.80米,但他学动作快、技术标准,被教练称为“有天赋的学习者”。高中时期,他的身高从1.72米猛增至1.91米,但体重只有62公斤,“长时间的训练让我显得又黑又瘦,同伴调侃我像‘非洲难民’。”吴瑞庭说,“但是在跳远项目,高度的优势发挥出来了,让我跳得更远。”
    2013年10月28日,18岁的吴瑞庭进入广东省队。在市里比赛最优成绩仅前8名的他,与省队专业选手的跳远差距直接扩大到了1米。面对这1米的差距,吴瑞庭开始了更加刻苦的训练。他的闹钟长期定在清晨5点40分,当大多数人还在睡梦中,他已经在田径场上奔跑。冬天的早晨寒风刺骨,夏天的太阳毒辣难耐,但这个瘦黑的少年从未退缩。“高中课堂上,老师问我们有什么梦想,我当时写下了要做‘全国冠军’的梦想,正是这个梦想给了我源源不断的动力。”吴瑞庭说。
    在后面的运动生涯,吴瑞庭不仅实现了“全国冠军”的最初愿望,还在世界田径赛场上崭露头角。每逢比赛,大朗的父老乡亲都在为他鼓劲加油,无论胜利还是失利,始终与他站在一起,分享着他的苦与乐,这让他非常感动。“少小离家,和家人在一起相处的时间很少,对他们有一种亏欠,我希望用更好的成绩来报答家人和乡亲对我的关爱和支持。”吴瑞庭说。在家乡遇到困难时,吴瑞庭慷慨解囊,为松柏朗村捐赠资金。他还屡次带其他运动员来到大朗游玩,一有机会就向外推介大朗乃至东莞,“想让更多人知道东莞和大朗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为家乡发展出一份力。”吴瑞庭说。
    心路历程:
    期待突破18米大关,在世界大赛上为国争光
    回顾近20年的职业生涯,吴瑞庭总计参加超过200场国内外比赛,飞行里程超过50万公里,训练总时长超过20000小时。日复一日的训练中,他学会了与寂寞相处,与昨天的自己赛跑。
    田径运动没有那么多观众,没有那么多鲜花和掌声。每天清晨5点起床训练时,只有星空作伴;下午烈日当空训练时,只有自己的影子相随。但正是这份寂寞,磨练出了他最坚韧的意志。如今,30岁的吴瑞庭已经获得了3个全国锦标赛冠军、1个全运会冠军,17次打破个人最好成绩。但他追求卓越的脚步从未停止。“年龄只是数字。苏炳添32岁还能跑出9秒83,世界纪录保持者也是在29岁打破纪录的。我的下一个目标是突破18米大关,在世界大赛上为中国田径争光。”吴瑞庭说。
    从12岁离家到30岁破纪录,吴瑞庭用18年的时间诠释了真正的体育精神。他也用经历展现了成功没有捷径,唯有点滴积累、持之以恒,才能在寂寞中绽放最绚烂的光芒。“为了梦想而坚持也值得——不负青春,不负韶华。”吴瑞庭说。
    职业生涯关键成绩
    2014年3月,经过4个月的魔鬼训练,吴瑞庭以16.70米的成绩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标准,正式转为专业运动员。这一年,他的跳远成绩提升了整整50公分。
    2015年3月,20岁的吴瑞庭迎来突破,以16.46米获得首个全国室内锦标赛冠军,开始崭露头角。同年在全国田径锦标赛中以16.80米获得亚军。2017年5月,在日本川崎国际田联世界挑战赛中跳出17.18米,打破赛会纪录,达标伦敦世锦赛。
    2018年9月,23岁的吴瑞庭以16.89米获得全国田径锦标赛冠军,实现了小时候“全国冠军"的梦想。2019年更是他的爆发年,全年成绩稳定在16.80-17.47米之间,其中5月以17.19米获得全国大奖赛冠军,8月以17.47米刷新个人最好成绩,这个成绩可以排在当时世界第6位。


    2025年8月,随着状态恢复,获得2025年全国田径大奖赛(第四站)男子三级跳远决赛冠军,2025全国田径锦标赛男子三级跳远冠军,并向世界田径锦标赛发起冲击。
责任编辑:admin
万众一心
武汉加油
Copyright ©驰越文化传媒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8931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1142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4248号 |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京B2-20224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