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岭山举办《克尔日记》读书分享会:让红色历史在阅读中"活"起来
来源:大岭山融媒体中心 编辑:蒋兵华 李志锋 李应华 时间:2025-09-26
导读:
一本新鲜出炉的《克尔日记》,遇上一群特别的书友这场在大岭村城市阅读驿站开展的读书分享会,让几十位现场的书友们惊喜碰撞。 9月26日,由东莞阅读联盟、东莞图书馆大岭山分馆主办,岭悦读书会承办,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大岭山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大岭村城

一本新鲜出炉的《克尔日记》,遇上一群特别的书友——这场在大岭村城市阅读驿站开展的读书分享会,让几十位现场的书友们“惊喜碰撞”。
9月26日,由东莞阅读联盟、东莞图书馆大岭山分馆主办,岭悦读书会承办,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大岭山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大岭村城市阅读驿站协办的《克尔日记》读书分享会在大岭村城市阅读驿站举行。

主讲嘉宾黄智诚老师以短视频作为开场白,《克尔日记》的诞生脉络、克尔上校与东江纵队的不解之缘,他儿子戴维跨越山海的“溯源之旅”,瞬间从抽象文字变成了可触摸的画面。精彩的讲解让历史彻底“活”了起来:14岁交通员李石,年纪虽小却临危不乱——发现克尔后,他第一时间将人转移到安全地,还精准向上级反馈情况;从马来西亚归国的女战士李兆华,一口流利英语成了克尔的“救命光”;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克尔问游击队员“没武器、缺物资,怎么打仗”时,对方那句掷地有声的回答:“我们有必胜的信念。”一句话,道尽了艰难岁月里的不屈。
黄老师还介绍,从2005年开始,克尔的儿子戴维三次来华,循着父亲的足迹拜访当年的救助者李石及战友,这场持续20年的“追寻之旅”,让《克尔日记》的历史温度,又浓了好几分。

在嘉宾分享环节,本书编著者之一、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研究策划部工作人员黄梦妮,聊起整理资料时的触动:“打动我的是字里行间的真——这些细节让我明白,编这本书就是要把这份初心好好传下去”;大岭山图书馆馆员欧阳锦贤带来了三份“珍藏”——《克尔日记》的不同版本的书:“每一本都来之不易,拿到手就像握住了一段不能忘的历史”;两位退伍军人邝浚旸和廖志华的分享更显厚重:“读完这本书才更懂,和平从不是天上掉的。现在我们能安稳生活,是因为有人替我们守着国门、扛着责任。和平年代读历史,更要守好初心”。

现场会上,书友们纷纷分享了心得体会。有人本来是冲着主题来的,没想到听完这么受触动,现在就想拥有一本带回去给孩子看;有人希望回去后就让孩子读,还要去东纵纪念馆走一走,让孩子知道现在的幸福是怎么来的;还有人感慨要把这份从历史里汲取的力量,带回工作生活里,好好过日子、好好向前走。
一场始于“陌生”的读书会,最终成了一场关于历史、初心与感恩的共鸣:《克尔日记》不只是一本历史书,更像一面镜子——照见了党员同志坚守的“初心”,照见了退伍军人骨子里的“守护”,也照见了宝妈们心里珍视的“温暖”。
责任编辑:蒋兵华 李志锋 李应华

地区专栏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