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地区专栏 > 广东 >

取经滨海港城!道滘党政代表团深挖沙田发展“硬经验”

来源:东莞沙田 编辑:胡晓珊 时间:2025-08-22
导读: 为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实施,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在城镇品质提升、文体服务优化及特色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宝贵经验,8月22日,镇党委书记陈涛,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陈瑛瑜率党政代表团一行前往 沙田镇 ,实地考察滨江路品质提升项目、锐空间文体社区及疍家文化艺术中
万众一心
    为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实施,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在城镇品质提升、文体服务优化及特色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宝贵经验,8月22日,镇党委书记陈涛,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陈瑛瑜率党政代表团一行前往沙田镇,实地考察滨江路品质提升项目、“锐空间”文体社区及疍家文化艺术中心,通过现场调研、听取介绍、交流探讨等方式,全方位感受沙田镇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创新实践与显著成效
    上午9时许,代表团在沙田镇党委书记刘永定,沙田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叶毅朝等陪同下到调研的首站——滨江路,亲身感受这条滨海廊道的“华丽蝶变”。
  
    据介绍,沙田镇委镇政府以“百千万工程”为重要抓手,紧扣“湾区至美滨海港城”建设目标,将滨江路整治提升作为改善城镇风貌、展示沙田形象的首要任务。该项目路段总长4.66公里,总投资2561.73万元,于2024年12月中旬动工,2025年2月已顺利投入使用。项目设计以“绿廊透,慢行通,宜游宜憩”为核心,通过打造滨水碧道、绿野碧道,提升17个空间节点,以“微改造”的精细手法和“绣花功夫”,为市民营造出高品质的滨水空间。
 
    如今的滨江路,已从过去的普通道路蜕变为安全畅通、绿意盎然、设施完善、夜景璀璨的滨江风景线。行走在绿道上,满目皆绿,微风拂过带来阵阵清爽,沿途完善的休闲设施、整洁靓丽的骑行跑道让人眼前一亮。
 
    道滘代表团成员在调研中感慨:“滨江路的改造完全超出预期,没有大拆大建,却用‘微改造’的巧劲让道路彻底焕新。尤其是‘绿廊透、慢行通’的设计,既保障了通行安全,又给市民留足了休闲空间,这种‘民生优先’的理念特别值得我们学习。”
    
    调研第二站,代表团抵达“锐空间”文体社区。
    在“锐空间”文体社区负责人的带领下,代表团沿着参观线路,结合新旧对比展板,详细调研项目建设与运营情况。据介绍,“锐空间”文体社区项目是沙田镇深入贯彻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民生工程,旨在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与体育健身需求,打造活力宜居城镇。
 
    该项目的前身是沙田镇中心小学,2020年学校搬迁后,场地长期闲置,建筑外立面老旧、环境杂乱、设施破败。为盘活闲置资源、破解文体设施分布不均、功能单一、服务能力有限等问题,沙田镇对旧中心小学进行拆旧、加固与改造,将其打造为集文化熏陶、体育健身、休闲娱乐、社区交往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服务平台。
 
    在项目建设中,沙田镇始终贯彻“空间优化、品质提升、文化赋能”的发展思路,通过四大举措实现城市业态、功能与品质的升级:一是打造“一站式”文体综合体,集成多功能运动场馆、文化活动空间、休闲交流区域,提供便捷高效服务;二是构建“15分钟健身圈”核心节点,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体育资源,激发全民健身热情;三是营造活力共享的社区客厅,增强居民社区凝聚力与归属感;四是培育城镇文化体育新地标,塑造具有沙田特色与现代气息的文体品牌。
 
    走进“锐空间”,昔日破旧的校园如今焕然一新:宽敞明亮的运动场馆内,各类健身器材一应俱全;温馨雅致的文化活动空间里,不时传来市民的交流声;休闲区域布置舒适,成为居民放松身心的好去处。
 
    代表团与负责人深入交流后表示:“道滘也有不少老旧闲置场地,‘锐空间’给我们打了个好样!从旧小学到文体综合体,不仅解决了‘设施少’的问题,还通过‘一站式服务’‘15分钟健身圈’让资源真正服务到群众身边。这种‘变废为宝’的思路,既节约了成本,又满足了居民‘就近健身、就近休闲’的需求,我们回去后要结合道滘的实际情况,好好规划,让闲置资源真正‘活’起来、‘用’起来。”
 
    离开“锐空间”文体社区后,代表团参观了沙实集团展示的沙田镇“百千万工程”相关项目展板,在工作人员的介绍下,进一步了解沙田镇在产业发展、城镇建设等领域的成果。随后代表团乘船前往疍家文化艺术中心。
 
    据介绍,疍家文化艺术中心整体采用环形布局,由11栋尖顶建筑围合成中心庭院,内部融合了沙田疍家文化、龙舟文化、莞草文化等水文化元素,设有岭南疍民文化馆、小剧场、书吧、多功能厅、中庭休闲空间及户外水面舞台等场所,是沙田镇活化水文化资源、传承特色文化的重要载体。
 
    岭南疍民文化馆是代表团参观的重点,馆内分为族群源流、疍民生计和民俗文化三大主题展厅,生动讲述了疍民的历史变迁与水乡沙田的发展历程,集中展示了莞草种植、疍家服饰、饮食风俗、龙舟习俗等特色民俗,让代表团成员亲身感受了岭南疍民文化,实现文化互动。
 
    漫步在疍家文化艺术中心,独特的建筑风格、丰富的文化展品、浓厚的水文化氛围让代表团成员不时驻足观看、交流探讨。
 
    代表团成员说道:“道滘和沙田同为水乡,都有深厚的水文化底蕴,但沙田把疍家文化、龙舟文化做得这么‘活’,让我们很受启发。不是简单地陈列文物,而是用动画、仿真体验、实景还原等方式,让游客能‘看得到、摸得着、体验得到’,既生动又有记忆点。现在道滘也在挖掘水乡文化,沙田的创新做法能启发我们更好地把道滘的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既留住乡愁,又能吸引更多人了解道滘、走进道滘。”
 
    陈涛认为,此次沙田考察之行,道滘镇党政代表团不仅看到了沙田镇在“百千万工程”中的扎实举措与亮眼成果,更从中提炼出四大核心启示,为道滘接下来的发展明确了方向与路径。
    启示一:思想创新是破局关键
    沙田镇的实践处处彰显“敢想敢试”的创新思维:滨江路摒弃“大拆大建”的传统更新模式,以“微改造”实现“小投入大成效”;疍家文化艺术中心跳出“文物陈列”的传统思路,用动画、仿真体验让文化“活”起来;“锐空间”突破“闲置场地=低效资源”的固有认知,将旧小学改造成多功能文体综合体。这让代表团深刻认识到,道滘推进“百千万工程”,首要破除“按惯例办、凭经验干”的路径依赖。可以聚焦现有道路、公园等公共空间的“细节优化”,以思想创新打开发展新空间。另外,结合道滘龙舟、美食等文化资源,设计沉浸式体验项目,让文化从“史料”变为“可参与的生活场景”等。
    启示二:深度谋划是成事基础
    沙田镇的项目推进,始终体现“规划先行、谋深谋细”的特点:滨江路从方案设计到施工验收,镇主要领导亲自参与评审,明确“规划先行、强抓质量、早见成效”三大原则,细化六大关键环节管控;“锐空间”改造前充分调研居民需求,精准定位“15分钟健身圈核心节点”,提前规划参观线路与功能分区。这种做法,让代表团意识到,道滘推进工作必须“谋定而后动”,参考沙田“又快又好又省钱”的要求,明确项目设计、建设、验收的具体标准,避免建设中反复调整,确保项目“按时落地、按质完工”。
    启示三:品质优先是核心准则
    从滨江路“严控六大建设环节”保障道路安全与景观效果,到“锐空间”注重场馆功能与市民体验的适配,再到疍家文化艺术中心对展陈细节、建筑风格的打磨,沙田镇始终将“品质”贯穿项目全周期,最终实现“建一处、成一处、好评一处”。这让代表团深刻体会到,道滘推进“百千万工程”,必须把“品质优先”作为不可动摇的准则,杜绝“重进度、轻质量”“重表面、轻实用”的问题。让每一项工程都既“好看”更“好用”,真正成为经得起时间与群众检验的精品工程。
    启示四:精简节约是务实导向
    沙田镇的项目建设,处处体现“厉行节约、高效利用”的理念:“锐空间”盘活闲置旧小学,避免新建场馆的高额投入;滨江路以“微改造”降低成本,用2561.73万元实现4.66公里廊道品质提升,做到“花小钱办大事”。这种“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的做法,为道滘提供了重要借鉴——推进“百千万工程”,需摒弃“追求奢华、盲目投入”的思维,坚持“精简节约”与“保障品质”相统一,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惠民效益。
    陈涛表示,接下来道滘将以此次考察为契机,认真梳理此次学习的宝贵经验,把沙田在城镇品质提升的“精细思维”、文体设施建设的“盘活思路”、文化传承的“创新方法”融入道滘发展实践,推动“百千万工程”在道滘走深走实,实现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胡晓珊
万众一心
武汉加油
Copyright ©驰越文化传媒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8931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1142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4248号 |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京B2-20224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