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赋能“百千万工程”的集结号
来源:清溪融媒体中心 编辑:李文武 时间:2025-08-19
导读:
文学赋能百千万工程的集结号 全省市县(区)文学组织负责人培训班暨 文学赋能百千万工程专题培训班侧记 五级书记亲自推动的 广东省头号工程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已到了三年初见成效时间节点 文学如何赋能百千万工程? 这成为全省文学大军思考的重要

文学赋能“百千万工程”的集结号
——全省市县(区)文学组织负责人培训班暨
文学赋能“百千万工程”专题培训班侧记
“五级书记”亲自推动的
广东省“头号工程”——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已到了“三年初见成效”时间节点
文学如何赋能“百千万工程”?
这成为全省文学大军思考的重要议题
8月11日至13日,全省市县(区)文学组织负责人培训班暨文学赋能“百千万工程”专题培训班在广州广轩大厦举行,为全省文学界吹响了服务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部署的时代号角。培训聚焦“文学赋能‘百千万工程’”这一时代课题,通过深入动员、专题报告、专家指导及经验交流,为全省基层文学工作者提供了明确方向与行动路径。

开班前,广东省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向欣在开班动员中强调,实施“百千万工程”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全省文学工作者必须提高政治站位,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深刻领会省委部署的战略意图,自觉将工作重心下沉至县、镇、村发展一线。号召文学工作者肩负起新观察者、新记录者、新阐释者的使命。做高质量发展伟大实践的深情观察者,捕捉县域乡村在产业转型、环境改善、精神重塑中的每一个感人细节与宏伟瞬间;做壮丽蝶变历程的忠实记录者,以精准笔触和艺术创造力钩沉地方变革的精彩断面;做时代新精神的内核阐释者,透过表象挖掘奋进故事中的精神内核与文化价值,为推动“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精神力量。
广东省委党校杜茎深博士,以《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为题,系统阐释了“百千万工程”的战略背景、深远意义与宏伟蓝图。进一步明确了“百千万工程”在广东推动区域协调、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共同富裕层面的重大战略意义。这堂“必修课”为文学赋能厘清了宏观背景与政策支撑,启发作家必须立足高远视域书写社会变革。让文学工作者深刻认识到,书写广东“百千万工程”的壮阔实践,首先必须理解其作为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关键抓手的核心价值,将文学创作的根系深扎于国家与区域发展的战略土壤之中。

省作协主席,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谢有顺,以《“新大众文艺”的视觉转换》为题,敏锐捕捉到文艺传播形态的深刻变迁。一个光明的时代史,从文学开始。文学是时代的先声和号角,因为文学家的触角是最敏锐的。他结合东莞涌现出一百多名“素人写作”群体的鲜活样本,对“新大众文艺”这一概念进行了生动阐明。文学赋能需要实现视觉表达的当代转换,让“阳春白雪”以更接地气、更具感染力的形式抵达大众。“新大众文艺”源于民间、扎根生活、形态多样,具有人间烟火气和炽烈滚烫的鲜活生命力,它拒绝傲慢和轻蔑。文学不能是书斋里的想象,必须真正“沉浸下去”,从高高在上的“旁观者”变为“剧中人”,深切体察一个县、一个镇、一个村的脉动与人情温度。唯有以生命体验为墨,才能书写出触动灵魂、激发共鸣的真切文字。
东莞著名报告文学作家陈启文在《如何挖掘我们身边的文学富矿——兼谈对“百千万工程”的文学书写》的专题讲座中,以其数十年扎根大地、反映时代的丰厚创作经历为例,强调文学创作必须立足脚下土地,必须体现人民性。他指出“百千万工程”绝非一般的政治表述,而是蕴藏着巨大的故事宝矿,作家应当练就敏锐眼力,辨识、提炼其中的时代精神与人性光辉,要深邃思考把人民性的书写融入文本,提升作品的厚重感与感染力。他强调,最动人的故事不在远方,就在脚下这片正在蝶变的土地。他传授的深入采访、敏锐观察、忠实记录与艺术提炼的方法论,正是响应向欣书记“沉浸下去”号召的具体行动指南——唯有俯身泥土,倾听最真实的脉动,方能挖掘出具有泥土气息与时代体温的“文学富矿”。
最后,东莞、湛江、梅州、潮州、佛山、韶关六个市的作协代表对本市文学队伍及近年来创作等情况进行了交流。
聆听了专家学者的专题课及其它市作协的交流后,培训班分四组进行了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本次培训班是统一思想、开阔视野,提升认知的过程,更是激励基层文学工作者文学赋能“百千万工程”的宣言。
一要深扎基层沃土。立即部署并组织开展系列“扎根计划”,深入县域、乡镇、村落,开展系统深入的田野调查与蹲点创作。走进车间厂房、田间地头、文化现场,与普通百姓面对面交流,建立深厚联结,挖掘创作灵感。
二要深耕本土叙事。积极发现、培养本地创作者(如乡贤、返乡青年、能工巧匠等),鼓励“素人写作”。着力策划与实施一批以本土特色产业、文化传承、生态治理、民生变迁为核心的“百千万工程”主题创作项目。组织创作反映地方发展实践的报告文学、散文集、诗歌集以及影视剧本。
三要创新表达与传播。探索和运用短视频、播客、线上专栏等适应新媒介生态的表达方式(如在抖音、快手等平台开设“百千万工程·文学纪行”系列短视频栏目),充分利用各类文艺阵地与传播平台(“南方+”客户端、各地文联公众号、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让记录“百千万工程”的优质文学作品“飞入寻常百姓家”,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

使命在肩,号角已鸣。文学赋能“百千万工程”是当前及未来一个时期广东文学界的重大政治任务与中心工作。文学工作者当以此次培训为新的起点,将“沉浸下去”的嘱托化为坚实步履,以笔为犁,深耕南粤沃土,俯下身、沉下心、融入情,奋力抒写好“百千万工程”这部波澜壮阔的时代史诗,让文学的光芒真正照亮广东高质量发展的壮丽征程!
责任编辑:李文武

地区专栏

最新资讯